小议因材施教
转自:文章阅读网 作者:包成海2015。12。22 小议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材施教对我们当今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三章第十七条指出:“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教育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生理的种种原因,学生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第六条指出:“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各自的最佳发展。可见,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培养出不同层次人才的保证。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知道他们都在想什么,对症下药。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同理,“烂泥不能扶上墙。”因为世上没有万能的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必须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