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有些歌再听会流泪,有些事再想会悲伤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主页
每日签到
每日签到
搜索
搜索
热搜:
心情
钢琴
纯音乐
本版
帖子
用户
记忆时光机论坛
»
论坛
›
娱乐中心
›
情感天地
›
一首老歌
返回列表
查看:
314
|
回复:
0
[心情日记]
一首老歌
[复制链接]
亡灵and序曲
亡灵and序曲
当前离线
威望
注册时间
2015-1-27
金币
最后登录
1970-1-1
贡献
在线时间
小时
帖子
阅读权限
200
主题
听众
性别
保密
收听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15 14:00
签到天数: 128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3:20:52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转自:文章阅读网 作者:温哥华的高飞
一首老歌
真是老了,听到老歌,就忍不住思绪缠绵。
一首《光阴的故事》在耳边不断重复播放,已经放了五六遍了,总觉着意犹未尽。三年前的盛夏,毕业二十周年同学会的时候,这首歌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泪水里飘扬。是这歌声,又把我们带回到二十多年前的上海。
二十多年前,进大学的第一天,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当时我十九岁,生平还是第一次住校,住学生宿舍,过集体生活。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在1989年是在虹口区中山北一路369号。校园不大,刚看到的时候,颇有些失望。上大学,在这之前的中学六年里是唯一的目标。春夏秋冬,似乎每一分钟都是为了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中学时代的脑海里,大学,是广阔的校园,雄伟的建筑,飘逸的教授,潇洒的同学。大学,是没有人间烟火的仙境,是自由的身心可以无限漫游的地方。及至于终于千里迢迢来到了真正的大学里,看到的,却并不是这样。
学校的大门不显眼,大门的右手边是门房,小的可怜,似乎比我们中学的传达室还要小些。里面坐着几位老头,普普通通。进入大门的左手边是一小片草坪,三面都种着树丛,周围矮矮的假山上浅灰白色的方石和水泥台阶筑成一个四方形的观景台,旁边有几棵大树,浓密的树枝遮盖在上面。草坪前面是一条水泥铺就的大道,绕一个弯,伸向校园的后面。路的两边是篮球场,系办大楼,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宿舍楼,尽头是教学楼。再往后就是后门,和前门一样,也是不起眼,有一间小小的门房和几位普普通通的老头。沿着教学楼往右边拐,在学校后墙的里面,还有招待所,留学生和专家楼。操场的右边,是另外一座教学楼,四周种植着成熟的花和树,还有一处小花园掩映其中,水泥小凉亭,花架子上爬着紫藤。整个校园,只此而已。校园里种着许多花,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色的栀子花。在夏天,三号教学楼旁盛开的栀子花花香四溢,引来蝴蝶飞舞。
我对这栀子花特别有记忆。小学四年级时候的暑假,我和爸爸在南京的乡下渡过。七八月份,我们住在六合县乡间的一片水稻田中间,那是我第一次领略鱼米之乡的江南生活。有一天奶奶带着我去集市买菜,卖冬瓜的中年妇人是奶奶的旧相识,她们两人相谈甚欢。那妇人的扁担后面挂着一串栀子花,她拿起一只别在奶奶的衣服上,也给了我一只,让我拿在手上。这白色的栀子花浓香扑鼻,我当时猜想,大概是夏季到了,佩戴一只栀子花,应该是江南水乡的风俗吧。
校园里面的栀子花和我记忆中六合乡间的栀子花不大一样,花朵小一些,但是那香味是一模一样的。三号教学楼是一座红砖砌就的两层旧楼,四周有这样的栀子花树丛,再有高高低低的的绿树环绕,在里面上英文课,确实是别有一番风味。
中学生刚进大学,第一次独立生活,真有些不知所措。先是有高年级学长带着,去报到,领好被子,蚊帐,床单之类,再摸清楚食堂在哪里,图书馆在哪里,饭票,菜票在哪里买,等到这些日常必需之物都安顿好之后,就来到宿舍安家。校园里宿舍楼只有三栋,男生宿舍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旧楼。我住在201室,房间里咯吱咯吱的木地板,放着四张上下铺铁床,住八位同学,都同班。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从黑龙江到广东,从四川到上海,聊一聊,还都是各地的状元!十八九岁的男生,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独立生活,稚气未脱。同学们一起约着去打饭,找教室,抬旧书架到寝室来,晚上熄灯后又天南地北“卧谈”。
大学和中学的不同是基本上没人管。没有打铃上课,没有打铃放学,自己根据课表,找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上不上课,也没有人强迫。到了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也基本上不是按照课本上的来。隐约还记得第一天上的课是英语精读,政治经济学,高等代数。所有的老师都是讲着讲着,就冒出了英文。精读课更是全堂英文授课,听得我如腾云驾雾一般,摸不着头脑。中午回到宿舍里,心情很沉重,暗自打小算盘,照这个样子下去,这大学可怎么念呀?考试不及格怎么办?又不好意思讲出来,看看同学们,每个人都默不作声。终于,广东的同学把课本往桌子上一拍,“真受不了!都讲英文,听都听不懂!”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听不懂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都纷纷开口发牢骚,然后放心地一起去饭堂打饭了。
学英文是当务之急。宿舍里的每个人都赶快去买了一个收录机。带着耳机听美国之音。美国之音的广播当时真是很流行。住在校园里的年轻老师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也是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短波收音机,一边和其他老师聊天,一边换着天线的方向收听美国之音。坚持收听到这个程度,其实是极少数。毕竟是年轻人,大多数人听着听着,反正也听不懂,就忍不住换台到流行音乐的频道上去了。英文的四级,六级考试真是很大一件事。入学的两年内必须要通过,才能够资格毕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关乎着能否拿到学位的大问题,每个人都紧张。箭在弦上,光靠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大学里可不像在中学,老师们把所有的学习步骤都帮你安排好,你照着做就可以。老师们还负责时时监督,督促。在大学里,下课了,老师提着包走人,该读什么书,做什么题,该干些什么,没人管,你自己定。刚开始,对我来说,这可要了命了。看着一本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惯性使然,在中学时的老习惯这时候推着我前进。每天早上早起,先到操场上跑两圈,然后跑到图书馆后面的花园里把精读课本大声朗读几遍。自己定个行动方案,照着做了,至少心里踏实了一些。再慢慢地从图书馆借些英文书,到外文书店买本英文小说,渐渐的,上英文课的时候,老师讲的东西能听懂的越来越多。一个学期以后,把小说《简爱》也读完了。同学们也都逐步格子摸索出了学习英文的方法,晚饭后到图书馆苦读的,闷着头锻炼听力的,各自努力。
上海的天气,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热得要命。能够在图书馆里静静的长时间稳坐看书,是要有很大毅力的。那时候上海的大学里有出国留学的热潮,夜校里有学习日文,托福考试培训班等等。好像每个人都在准备考托福,每个人都在学日文。其实,具体怎么办理留学手续,我也不知道,在大风气的带动下,上海外国语学院就在旁边,我也报名上夜校,参加托福培训班,学习日文,最后都不了了之。天生又是专注力不够,坐在书桌前认真看书一般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些坐不住了,一定要出去走走,透透气,散散步。后来发现,像我这样坐不住的人还不在少数,每次邀请同学一起散步,都欣然同意,古今中外大谈一通。
时间长了,我们发现班上有一位女同学,真是学霸,不分寒暑,晚饭后一定是拿着热水瓶,直奔图书馆,一坐就是整整一晚上,都不挪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是到了考试之前突击复习,这个毅力我都自愧弗如。我们宿舍的两位同学有些不服气,决定暗地里比试比试,看看能否超过这位女学霸。两个人晚饭后齐齐拿上热水瓶,抱着课本,也在图书馆坐下,看书,看能否坚持,超过学霸。好像是没几天,就放弃了。
考过英文六级的时候,真是普天同庆,大快人心!男男女女,敲盆子敲碗,又唱又跳,那高兴劲,就像是一群孙大圣终于解了紧箍咒一般。男生的调皮,在大学的时候也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一百多号男生住在一栋楼里,澡堂每周只开一次。夏天还好办,男生们就在洗手池边脱光了衣服冲个冷水澡就可以了。女生们一般在夏天不会光顾男生宿舍,以免难堪。冬天可是不行,上海实在太冷,冷水澡不可行。一周一次洗澡也确实难受。有几位男同学竟然发现了热水开关的所在地,偷偷打开,我们就钻进澡堂去洗热水澡,还真舒服。后来被发现了,热水开关加了锁,偷偷洗澡就不行了。
在369住的两年里,经历了上海有史以来最冷的冬天,元旦下了大雪,热水龙头都结着冰!也经历了上海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晚上热到在蚊帐里实在睡不着,跑到教学楼的屋顶上去睡觉。那个感觉,就是到了今天都能记着。二十岁出头,正是人生锐意最浓,探求之心最切的时候,在大学里接触到的生活,学习,老师,外教,在外滩的中国银行实习,在南京路,淮海路走在人头涌动之中,成长的历程加快,成长的空间扩大,最重要的是第一次要自己决定在未来的路上怎么走。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吧,大学里的同学们感情都很深。我在上海火车站送高年级同学毕业的时候,看着她们抱头痛哭,难舍难分。我当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到了我毕业离开上海的时候,看着宿舍里的同学们一个一个离开,心里真是很难过。这段时间的成长,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同学之间互相影响,留下的印记恐怕很多人都终生难忘。三年前我们班上的同学们终于在毕业二十年之后重聚,当我们再次走进369的校园,变化已经是太大了。看着同学们熟悉的面孔,又好像是转瞬间回到了十八九岁的青春岁月。
月初看到明报上的消息,今年参加中国高考的考生总人数高达980多万人!想一想当年我参加高考时的那份紧张的心情,回顾一下在大学里的日日夜夜。今天,同学们当中,好朋友当中,有些人的子女也要参加高考了,可以想见他们会是多么紧张。但是,现在与当年不一样的是,可以在国内高考,也可以选择留学海外,还可以直接创业,走向社会,道路很多,选择很多,漫漫人生,似乎驰骋的空间更大了。现在的大学里,条件也都比以前好很多,八个男生挤在一间寝室里,大概不会再有了吧。大学,不管条件多艰苦,不管校园多陈旧,当一群年轻的心走到一起,共同经历从幼稚到成熟,那不是读几本书,上几堂课,讲几句英文,谈几句风花雪月就可以完全涵盖的。不管是哪里的大学,如果你能去,就背上行囊,去吧。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变色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opyright © 2013-2023
记忆时光机论坛
(bbs.as1999.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记忆时光机论坛欢迎您的到来,本站内容一律来自互联网和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谢谢!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4016462号
GMT+8, 2024-11-28 04:35
, Processed in 0.0658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