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时光机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日记] 家乡老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15 14:00
  • 签到天数: 128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11:4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文章阅读网 作者:吕五洲
      家乡老宅,紧挨大堤,土木结构,四梁八柱,百年历史。虽不宽敞,但很温馨,脑海里至今还留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老宅,承载着祖辈三代人的奋斗历程和心酸记忆。据说是爷爷那一辈起早贪黑、没日没夜、辛勤劳作,全家人靠捞纸赚钱从解住购买的现成四梁八柱和木料盖起来的。比后来八十年代初期建的东院房子还结实耐用。当时,我家和大伯、小叔三家一个院落,二十五六口人,热热闹闹、和和睦睦,吃饭、干活不分彼此,互相关心、爱护,犹如一个大家庭。

      现在新村建设,要把老宅扒掉冲大街,我们姊妹几个都有点不舍,今天利用鲁村大姐家老会的机会再次去老宅看了看。

      看着老宅,就想到了父母亲养育我们姊妹七个的艰难不易。五男二女,按说好命,三个高中生、三个初中生,就大姐没有上过学。在全村还算文化比较高的人家。但在那个缺衣少吃、住房紧张的年代,着实让二老费尽了脑筋,尤其几个哥哥的婚事更让二老愁眉不展。大姐说最难时曾想把幼小的我送人,奶奶不愿意,说“再穷也不能把孩儿送人,穷没根,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我亚星的房子装好后,曾接母亲来城住过。大姐说母亲要把我送人了,谁让你住这么好的房子?现在我家的房子又大又好,可惜再也等不来母亲……

      房前以前挂有不少玉米,房后有碾子、猪圈,房前房后和胡同的墙上都是晒纸的地方。西边曾是厨房、捞纸的县和喂牲口的地方,东边还有一间小房,兄弟几个都在那里睡过。因为地方太小,能利用的地方都尽量利用上。但由于当时普遍太贫穷,没有一家盖楼房。

      老宅前几度徘徊,久久不肯离去……

      老宅四梁八柱,方木椽子,现在还稳稳当当,没有一点变形的迹象。大梁上搭上棱条铺上柳条,灰渣制光,就是几个哥哥的卧室。

      东间大梁上有二哥的笔迹:父母健康最大幸福。二哥一生经历坎坷,始终把父母健康放在心上,每次从外地回来,总要给父母带点好吃点。二哥去世时只有50多岁,怕母亲伤心,没有及时告诉老人家,老人知道后,到村外大柳树旁哭了好长时间。二哥学习成绩优异,曾被验上空军,可惜因家庭出身中农被耽搁了。我高二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重在个人表现,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二哥的后代拿起手机拍了不少照片,留作念想……

      老宅还保存不少以前的劳动工具,尤其是捞纸用的县、帘、刷,现在都成了文物。据说我们周围村的捞纸技术是从皇宫里传出来的。墙上以前还贴有我上学时不少奖状,记忆犹新的是小学三年级虎村牛新法老师亲笔书写的正楷奖状像印的一样。

      大哥舍不下老宅,从东院又搬到了老宅,马上要扒掉了,他想多住几天。大哥还想在老宅再盖两三间砖瓦房,把老宅保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当屋放着姊妹几个小时候用过的小桌,既能吃饭、写字、滤纸、刻纸,夏天还能睡觉。

      门上的忠字有两种不同写法,那是文革时二哥写的。

      “忠”字既是时代的印记,也是我们一大家人性格秉性的写照……

      一大家人多少次从这个门走进又走出?

      新的沁河大桥离老宅不到200米,登上大堤,大桥就像巨蟒一样横亘在眼前……

      房后新整修的沁河大堤,比过去宽阔了许多,石头磊的堤坡,据说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峰。

      家乡老宅即便扒掉,也永远留在我心底,那浓浓的姊妹情谊永远留在我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