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时光机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日记] 2019年6月17日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15 14:00
  • 签到天数: 128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2:3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文章阅读网 作者:孙礼
      记得早年曾经拜读过池莉的《后悔药,当然有》,文中她弃医从文那段让我记得很深刻。原文说:我学医毕业上班三年,改行就是我的后悔药。按照通常评估,行医绝对是三百六十行之中最好职业之一,又悬壶济世受人尊重又越老越值钱一辈子丰衣足食。况且我家几代行医,传承祖业也是使命重大理所当然。原本我也是在努力学医认真行医。岂料天意难违,我酷爱方块字,打小兴趣都集中在文学上。

      这让我想起了民国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郭沫若、当代作毕淑敏、余华和冯唐,还有日本的渡边淳一。

      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当年和鲁迅一样学习医科。但是在日本读医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并逐渐将精力的重心转移到文学创作和翻译上来。1918年,他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和最早的新诗《死的诱惑》,而后陆续写作《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和代表作诗集《女神》。

      1921年1月,还在上学的郭沫若以生病为由递了一份休学3个月的申请。其实郭沫若并非真的生了病,他是利用这三个月的休学期,转去京都帝国大学学文科。但是,郭沫若并没放弃自己原本的学业,1923年,他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虽然获得了学位,但郭沫若并没有走这条路。他获得学位的那一刻,就是他拜别医学领域的时刻。当时国内有医院以高薪想要聘他为医生,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对朋友说:“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少数患者的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无论如何必须创立新文学。”

      因为早年的疾病和在日本期间的读书劳累早就神经衰弱,郭沫若的听力大为受损,在医学听诊等方面的困难极大。后来,他谈到自己早年的留日生活,曾开玩笑说:“我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学校的名气比鲁迅的那个学校大得多。”有人问他现在还能不能看病,他诙谐地说:“你怕不怕死?不怕死,我替你治病。”

      可能是因为父母都是医学从业者的缘故,从小我就立志投身医学工作者的行列之中,前些年在父亲的安排和帮助下,我找到一所医学院准备就此开始我的习医之路,我在心里暗自窃喜,今日,我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可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报名的当天我被毫不犹豫的回绝了,原因竟是由于小时候的发育不良而落下的残疾。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般打在我的心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郁郁不振。我的从医之路,就此止步。

      日子还是要过的,人总得向前看,后来我来到了一所学院,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在这里我遇见了那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贵人,他是一个从事汉语教育30年的老教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我的事情告知了这位老教授。我在他的办公室里与他相谈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便决定弃医从教。

      他说:医者医体治标,然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重在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医其心也!

      就让我将青春献给这小小的的三尺讲台,就让我将汗水融进一次次的板书之中吧。等我到了古稀之年,我教不动了。那时候我也一定会是桃李满天下了。到那时我的学生再叫我一声老师好!我也就知足了,也算对我几十年的人生有一个交代了。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善本在教,教本在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孙礼

      2019。6。17/扬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